(科创周刊) “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决战太湖之畔,硬科技竞技尽显科创之力

发布时间:2023-09-28

       这几天的无锡,创新创业的氛围格外火热。

       25日、26日,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无锡进行。60个创业团队分获本届大赛一、二、三等奖,其中无锡收获了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

       “创业江苏”大赛是我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的创业类品牌赛事,自2013年举办以来,这个赛事已走过十年。

       此次决战太湖之畔,也将在无锡科技创新大事记中落下浓重一笔:这项省级赛事近年来首次走出省会城市,无锡14个项目入选总决赛,数量居全省第一。

       回顾这项赛事的十年,也可以看到无锡科技创新创业的铿锵有力:一批无锡的参赛项目已落地成长为高成长性企业,并逐渐成为城市产业中不可小觑的力量。

分外激烈  硬科技前景好方能脱颖而出

       “从整体来看,本届大赛无论是项目质量还是数量,相较于往届都有明显的提升。”

       锡创投副总裁张伟民是本届大赛的评委之一,评完所有项目后作出总结。

       评委的印象有数字实证:本届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了海内外7690个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经过激烈比拼,最终60个创业团队入选总决赛。这些团队共拥有专利1350项,其中发明专利759项。项目团队核心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92人,硕士学位76人,具有留学背景69人,体现出高学历、高水平、国际化的特点。

       总决赛中,团队组、初创组、成长组各评出一个一等奖。在高水平的赛场上,赛事比拼分外激烈:总决赛的晋级率仅有0.78%,具备硬科技、良好市场前景、被资本看好、知识产权清晰的项目,方能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团队组的一等奖SONGJUN团队来自无锡,其参赛项目是第三代半导体抛光液的产业化,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CMP抛光是集成电路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生产质量与速度决定着整块晶园后续的使用。本项目的技术团队由宋军博士率领,他在海外研发表面材料产品多年,积累了硬实力。

       “当前,第三代半导体主要由碳化硅、氮化镓构成,硬度高,对抛光材料也有了新的需求。相较于原有的抛光技术,新技术不仅要有更高平整度,还要求效率高,目前国内能够和我们技术比肩的团队很少。”

       宋军表示。据悉,该企业已经完成了天使轮融资,11月底产线可规模化生产,预计年底Pre-A轮融资入场。

       获二等奖的项目基于AI与SoC自研芯片的新一代智能消化道胶囊机器人,来自无锡复生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有效地填补了国内在多镜头非磁控胶囊内镜的空白。

       “患者只需吞服一颗微型胶囊内镜,便可有效地完成一次消化道病灶影像学检查,胶囊在消化道内部拍摄的图片可以清晰传导至医生的电脑或手机上,辅助医生进行分析诊断。”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技术综合利用了医疗微型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和国内外一流的同品类企业比肩。

       专业人士分析,本届获优胜奖的项目,均符合“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锡引力”强   一见倾心的是无锡的环境

       这是个创新的好时代,无锡是一个创业的好城市——多位参赛选手都透露出了这样的看法。

       由无锡推选、挺进总决赛的这批项目,折射出这个城市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总决赛中,初创组共有12个参赛项目,无锡企业占据6席。“从中可以看出,无锡近年来在引育小苗方面显现出了一定的成效。”一位长期关注科创企业的投资者说。

       比的是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于创业。

       “能走到总决赛已经很欣慰,获得奖项不是参赛最重要的诉求,我们更希望在这里来交朋友、看行业、扩市场。”

       江苏索力德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屈志军说。其参赛的项目“新能源用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在本次总决赛中获得成长企业组二等奖。

       这个2021年来到无锡创业的团队,这几年专注于功率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开发、功率模组的研发制造、功率器件的系统应用,已经陆续获得几家业内头部企业的青睐,并且有了订单:去年订单额达5000万元,预计今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十多年前,屈志军因机缘巧合曾在无锡创业。决定二次创业时,无锡依然是首选:无论是人才环境、产业基础,还是政策扶持,都有利于企业发展,“在产业园周边,开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服务型企业。”

       “第三代半导体的迅速崛起,让初创企业也有了入场的机会,我们决定回国创业。”宋军说。起初,无锡不是团队创业的首选地,在投资人的建议下偶然来到无锡看一看。仅一次洽谈,就让他与团队对无锡“一见倾心”,拍板落地无锡,并将公司注册在锡山区。

       “无锡集成电路的产业基础毋庸置疑,但最吸引我们的不是这些,而是营商环境。”

       宋军回忆,对于团队在创业方面的疑惑,锡山区招商局局长不仅能够清晰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且能够立刻把具体的动作分解到各个负责人,对于招商局职能以外的部分,也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对接相关部门,解决企业的需求。

       “一些城市的创业政策确实很有诱惑力,但我们更看重长久的发展。这样的职能部门,像一个高效的企业。与这样的政府对接,我们更放心。”宋军说。

化学反应  今日参赛者或是明日产业黑马

       这一届,是无锡首次在“创业江苏”中争取到“主场作战”资格。

       无锡市科创中心主任肖栋透露,吸引总决赛来锡举办,离不开两个“城市特色”——其一是创新创业氛围浓,其二是近年来参赛项目质量高。

       一组数据,印证着这座城市的创新氛围:

       2022年无锡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6%、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4%。

       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352.99亿元、同比增长9.7%,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升至51.9%、再创新高。

       还有一系列荣誉,进一步擦亮了无锡的“太湖牌”: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居全国第12位;连续4年获得“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荣誉。

       另一组数据也能解释无锡对大赛的情结。

       从无锡市科技局获悉,2013年至此次比赛前,无锡市累计有65个创业团队和企业在“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中获奖,获得奖金130余万元,并得到省科技厅科技计划经费支持1500余万元,有83个创业团队和企业在中国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更重要的是,曾经的参赛者正成为这座城市产业发展中的“黑马”。比如,无锡利普思半导体有限公司获得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二等奖后,加速融资步伐,近年来先后获得近3亿元的融资,2023年上半年完成销售额4000万元,在电动汽车、电动重卡、氢燃料电池、储能、光伏等领域开始批量供货。还有登陆科创板上市的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今年6月于上交所过会的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英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变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库无锡市“准独角兽”企业。

       就在这次的“主场作战”之中,无锡与大赛、与参赛选手发生着一系列化学反应。

       26日上午,无锡组织了一场“创业精英看无锡”活动,来自不同城市的参赛选手考察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等地,近距离地感受了无锡的科创实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让参赛选手了解无锡,更让他们寻找自己项目与无锡产业链上下游的契合点,从另外一种方式助推无锡产业发展。”

科技部门人士表示。

       双向奔赴的节奏已开启。来自盐城的米金星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综合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博士后。这位参赛者在参观中感触颇深:“看到了无锡的产业实力,看到了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的更多可能,希望日后与无锡企业开展合作。”

“赛场选马”助科创资源高效对接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现在,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一个“变”字很好地道出了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爆发力和无限可能性,但也隐含着变数、未知性、不确定性。通过“赛场选马”的方式,对设想、创意、项目一层层进行论证、筛选,不失为排除不可行性、接近确定性的有效方式,能让科创资源得到精准高效对接,助力科创小苗茁壮成长。

       今年无锡有14个项目入选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展示了无锡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当然,这些入选和获奖项目也受到了银行、创投机构等的青睐,有望为项目后期成长注入更多金融活水。这些年来,通过举办“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组织企业参加省和国家“双创”大赛,无锡选拔培育出一批高成长性的企业。

       “赛场选马”机制,很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供需双方高效精准对接。一个创新项目从萌发创意到论证、实验、中试、量产、市场推广,要经历繁复漫长的过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厂房、设备、资金等资源,对一个初创型企业来说显然会压力山大。特别是在用户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加快迭代的当下,初创型企业按部就班发展可能很快会被竞争对手甩开。对政府、银行、风投机构而言,资金投给哪个项目也不能草率拍板。借助“双创”平台,通过赛前培训辅导、专业机构尽职调查、业内专家评审、现场路演等层层把关,可以更快速地筛选出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让资金精准匹配,减少投资误判的风险,发挥资金最大效用。

       “赛场选马”让众多千里马脱颖而出,获得亟需的资源加速奔跑,这项机制也是对城市科创生态的推介。一个公平公正、专业水准高、政策兑现快的“双创”平台,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团队投奔而来。无锡正在加快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迫切需要引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产业链打通堵点、接通断点,应提升“双创”平台的办赛水准,引导企业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让千里马竞相奔腾,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不竭创新动力。

       来源:《科创周刊》第1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