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苏超”看“科创”④︱看“创业江苏”的“链链”组合能打出怎样的精妙配合?

发布时间:2025-07-24

       “苏超”第七轮结束,赛场上的精妙配合接二连三。传球者预见跑位,接球者心领神会……是团队默契的体现。而在江苏科技创新的赛场上,“配合”的艺术正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精彩上演。

       “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是江苏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的创业类品牌赛事。自举办以来,它已成为江苏省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舞台。据数据统计,近年来,通过 “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的舞台,一批年轻化、高质量、高水平的创业企业和团队脱颖而出,更多优质项目与科技资源相融合、更多原创技术与地方产业相融合、更多优秀人才与发展需求相融合,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

       江苏影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十多年前,傅志伟回到邳州老家创业,紧盯光刻产业的痛点做研发,成为产业发展的探路者。2018年,江苏影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带着创新项目在“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不仅斩获了省赛二等奖还站上了国赛的领奖台。如今的影速,不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是国内专业的集成电路核心装备制造商。由傅志伟带动形成的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良好效应。

       应世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第十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成长企业组一等奖的获奖企业。当年比赛一结束,在“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的帮助下,应世生物对接了众多信贷资源。最终,交通银行给予他们数千万元授信,助力了企业发展。

       立足航空货运物流市场,2021年,五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发起“白鲸航线大型无人货运飞机”项,瞄准全球市场,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且更环保的无人航空货运解决方案。2022年10月,这一项目在内蒙古包头成功完成W5000 大型无人货运飞机1:3缩比验证机的首次飞行试验。2023年6月,团队创始人胡震东带着项目站上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首场行业赛的路演舞台。

       依托长三角地区完善的航空产业链以及江苏对通航产业的支持,胡震东“参加大赛就是希望扎根江苏,让项目实现产业发展”的心愿在大赛中得以实现。这一项目团队也顺利在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落地。

       2023年7月初,当年“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的地方赛无锡赛区将路演舞台搭到了天津。这场比赛吸引了84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多轮遴选,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创新企业的32个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现场角逐。大赛举办前,无锡与天津高校签约,共同探索校地联合培养青年人才的模式。

       自创办以来,“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搭建起城市与创新创业者的对话平台,实现了技术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支撑区域创新向高而攀。通过国家、省、市和园区“四级联动”,大赛形成了从地方赛、专项赛、行业赛到总决赛的赛事布局,建立了“赛马场上选骏马,比赛途中配资源”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随着大赛的连续举办,众多创业团队项目被引导至江苏落地发展,一大批创新人才也留在江苏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