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获奖企业江苏众钠能源科技率先探索全新技术路线,“孤勇者”变成“领跑者”

发布时间:2025-06-27

       率先探索全新的技术路线,成功打造全栈研发和全链量产能力,成立4年即实现硫酸铁钠电池量产,成为赛道上的领跑者——这是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的故事。

       新能源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类别。钠离子电池是继锂离子电池之后,吸引业界和资本关注、投入的新生代。

       钠离子电池的研发,根据电池关键材料——正极材料的差异,分为不同的技术路线。众钠能源2021年在苏州高新区成立之初,选择了当时尚无人试水的全新技术路线——硫酸铁钠路线。

公司展厅

       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夏刚坦言,敢闯新路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2014年国际学术界首次报道硫酸铁钠材料时,另一位创始人、致力于电化学领域研究的赵建庆正在美国留学。2015年赵建庆博士到苏州大学任教后,着力研究硫酸铁钠,6年取得多项专利,有了技术积累。二是,硫酸铁钠正极材料的原料来源广泛、可及性强,拥有成本优势,具备产业化价值。三是,避开行业巨头关注度高、优势显著的路线,实行错位竞争,是正确的创业思路。

       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而硫酸铁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材料——硫酸亚铁和硫酸钠,通过对大化工产业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即可获得,既不要采矿也不含重金属,可以极大地减少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此外,硫酸铁钠电池的负极材料以毛竹、椰壳等生物质硬碳为原材料,取代传统的石墨负极。长期来看,硫酸铁钠电池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从建立电化学体系,到材料工程化制备,研发电芯、模组和电池包,再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该公司专攻硫酸铁钠路线,逐步形成全栈技术能力——140多项授权专利便是印证。

电芯展示

       随着设在镇江、泰州的生产基地2023年陆续投产,众钠能源成为业内首家千吨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量产企业,并逐渐将从材料到电池的全链量产能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今后大规模、低成本、高良率的产品交付,打下坚实基础。

 

正极材料

       硫酸铁钠电池可在电动车、工程机械备电、户外储能等领域应用。这类电池在-10℃时可正常充电,在-20℃环境中容量保持率超过90%,打破了传统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使用限制,在北方地区推广应用有极大优势。目前,该公司已形成面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的产品矩阵,同时向其他应用场景开拓。

       成立至今,众钠能源累计融资额超5亿元,获得持续奔跑的强劲动力,也陆续收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等称号。去年,该公司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出货量居行业第一,营收增长5倍多,还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正极材料、电池等产品,当前在手订单达15亿元。

       资本的青睐、市场的认可,让这家年轻的企业更加坚信:硫酸铁钠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最佳技术路线之一,也是“替代铅酸、补充锂电”重构新能源电池产业结构的最优解之一。

       “今年有一些企业转向硫酸铁钠技术路线,但这条路我们已经坚持了多年,具备多维度的竞争优势。”夏刚并没有满足当前的领跑状态,“创新永无止境,如何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才是我们最关注的事。”

       新华日报·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