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7-10

科技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通知

国科发火〔2020〕1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以需求引导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动力,助力经济平稳运行,科技部将继续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以下简称挑战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揭榜比拼”方式,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抓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组织机构 

    挑战赛在科技部指导下,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等承办各项赛事。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要负责审定工作计划,建设、运行挑战赛官网和平台,协调各地赛事安排,开展赛事宣传、培训和监督、评价等工作。 

    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等主要负责提出辖区赛事重点领域,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各项赛事,并研究制定有关支持和补助政策等工作;副省级城市及地、县人民政府等作为地方承办单位具体承办赛事工作。 

    三、赛事组织 

    第五届挑战赛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技术融合、硬科技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办17项赛事(见附件)。参与挑战赛各方均需通过挑战赛官网(http://challenge.chinatorch.gov.cn/)进行用户注册后开展赛事活动。 

    (一)需求征集。 

    承办单位面向本区域开展需求征集工作,并组织专家团队或委托服务机构对需求进行逐一分析梳理,提出综合建议。 

    (二)需求发布。 

    承办单位通过挑战赛官网及各地相关媒体、科技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和推送需求。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需求集中发布工作,并通过各类平台、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广泛推送。 

    (三)解决方案征集。 

    承办单位发布“挑战须知”,面向全社会征集挑战者,也可通过知识产权检索、成果库精准匹配等方式,积极寻找、定位和动员社会各界的技术持有者参赛。 

    (四)需求对接。 

    承办单位围绕本区域内征集的所有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服务,做到每个需求都有回应、力争得以解决。如有合作意向,应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经充分对接,仍引发激烈竞争致使需求方难以自主选择最佳解决方案时,可以通过现场赛形式进一步对挑战者及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评比。现场赛分为竞争对接和现场比拼两个环节。最终由需求方确定合作方,并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五)奖励支持与服务。 

    1.在挑战赛中胜出的挑战者应获得一定额度的资金奖励。奖励资金原则上由需求方支付,仅用作奖励挑战者,不作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或其他独占性合作的强制条件。 

    2.对通过挑战赛成功对接的需求方,可按所在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给予奖励或补助;签订技术合同并形成产学研合作项目,可优先纳入地方科技计划给予支持。 

    3.承办单位整合相关资源,提供包括科技政策咨询、企业战略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和投融资等服务,并进行后续跟踪与效果评价。 

    (六)总结与评价。 

    承办单位要全面梳理挑战赛实施情况,认真总结经验与成效,分析不足和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报送科技部火炬中心。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 

    各承办单位要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核心,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科学确立赛事定位、制定实施计划,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各方力量,注重赛事实效,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 

    (二)加强组织管理。

    各承办单位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依托专业服务机构,充分运用网络平台,采取当面对接、在线交流和视频会议等手段,严密组织赛事各环节,切实解决技术难题,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保密和保护。 

    各参赛方和评审专家均需签订《保密协议》和《免责声明》法律文本。公开发布技术需求时要根据需求方意愿隐去相关信息,进行公开比赛要征得需求方和挑战方的同意,强化技术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 

    (四)加强规范和监督。 

    各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挑战赛确定的流程和规则进行,建立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公布受理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确保赛事公平、公正。科技部火炬中心受理电话:010-88656297/6296。  

    附件: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承办单位

科技部

2020年6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承办单位

 

序号

赛事名称

承办单位

具体承办单位

专题/产业领域

1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题赛

上海市科委

区域协同发展

2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中关村)

技术融合专题赛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民用与国防

两用技术

3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

技术融合专题赛

四川省科技厅

绵阳市人民政府

民用与国防

两用技术

4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

硬科技发展专题赛

陕西省科技厅

西安市人民政府

硬科技

5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北京)

北京市科委

生物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6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天津)

天津市科技局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7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河北)

河北省科技厅

衡水市人民政府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沧州市人民政府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8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辽宁)

辽宁省科技厅

生物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9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江苏)

江苏省科技厅

扬州市人民政府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江宁区人民政府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0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浙江)

浙江省科技厅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1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

宁波市科技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2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山东)

山东省科技厅

日照市人民政府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淄博高新区管委会

新材料产业

13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

广东省科技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

新材料产业

中山火炬高新区管委会

生物产业

14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四川)

四川省科技厅

南充市人民政府

新能源产业

宜宾市人民政府

生物产业

15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陕西)

陕西省科技厅

宝鸡市人民政府

新材料产业

延安市人民政府

节能环保产业

16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甘肃)

甘肃省科技厅

兰州市人民政府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7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

节能环保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素材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