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盐城赛区大赛方案
第三届盐城市科技创业大赛方案
一、大赛目的
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集和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创新创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弘扬科技创业文化,营造科技创业氛围,吸引省内外优秀创业团队及企业到盐城创新创业,引导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二、大赛主题
科技创新重引领,大众创业铸辉煌
三、组织机构
(一)参与单位
1、指导单位
盐城市科学技术局
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
盐城市教育局
盐城市财政局
共青团盐城市委
盐城市工商业联合会
2、支持单位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盐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大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亭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承办单位
各县(市、区)科技局
各高(职、技)校
盐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盐城市众创空间联盟
(二)大赛组织委员会
主 席
周晓棣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
副主席
薛万昌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邹必俊 市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乃凤 市财政局副局长
夏 威 共青团盐城市委副书记
赵德生 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委 员
孙永德 市科学技术局高新处处长
唐文健 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
茆艾磊 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徐爱霞 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副处长
张 海 共青团盐城市委城工部部长
崔 健 市工商业联合会经济联络处处长
陈永志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高文超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书记
王 瑾 市众创空间联盟理事长、摩度空间创始人
办公室主任
陈永志(兼)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三)专家指导委员会
由创投行业著名人士、知名创业企业家、金融机构及行业著名专家组成。
(四)专家评审委员会
评委以创投专家为主,适当吸收部分熟悉企业运营的技术专家。创投专家须具备较丰富的投资管理实践经验。大赛评委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统一负责邀请。
四、参赛条件
参照国家和省大赛要求,按照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参赛的团队和企业应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
(一)团队组参赛条件
1、在报名时尚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计划赛后6个月内在我市注册成立企业;
4、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产权纠纷。
(二)企业组参赛条件
1、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且2015年销售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3、非上市企业且无不良记录(在新三板挂牌的可以参赛)。按照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其中参赛企业应为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非上市企业。
(三)曾在前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前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得一、二、三奖的团队和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
五、赛事安排
第三届盐城市科技创业大赛分报名组织、资格确认、县级(高校)初赛和行业决赛4个阶段进行。
(一)报名组织
各县(市、区)科技局、各高(职、技)校组织参赛团队和企业登录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官网(www.jscyds.org)报名注册,并按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报参赛相关信息。
国家级高新区组织项目不低于25个,省级高新区组织项目不低于1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项目不低于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众创集聚区组织项目不低于3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众创集聚区组织项目不低于2个。
截止时间:
(二)资格确认
报名截止后,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登陆大赛管理系统,对照参赛条件,对已报名注册的参赛团队和企业进行形式审核和资格确认。
截止时间:
(三)县级(高校)初赛
县级(高校)比赛由各县(市、区)科技局、各高(职、技)校具体负责,并根据盐城市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分配的名额,做好尽职调查,产生拟推荐晋级参加市大赛项目名单。
完成时间:
(四)行业决赛(7月上旬)
1、比赛分类。对参加大赛的项目进行分类,按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6个行业进行比赛,设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和企业组3个类型。
2现场比赛。以现场答辩的方式对参寒项目进行评审,评出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和企业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项目。
3、比赛规则
(1)依据国家和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及评选标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围绕“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财务分析”、“团队”等方面对参赛团队和企业进行评选。
(2)初赛成绩不带入决赛。
(3)每个参赛项目的参赛选手原则上不超过5人,选手到现场进行项目介绍和答辩,操作电脑文件或展示样品、图纸等。
(4)每个参赛项目时间16分钟,分三步进行,首先由参赛选手介绍项目(时间为10分钟),介绍内容应突出主题,条理清晰,围绕本项目的基本结构,如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采用了哪些科学的方法、有什么创新点、有什么可预见的经济社会效益、如何达成创业目标等;然后进行答辩(由评委提问、选手回答,时间为5分钟);最后专家评分(时间1分钟)。
(5)各参赛选手应衣着整洁、庄重,介绍项目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应简洁明了。
(6)所有参赛项目均应以PPT文件形式进行介绍和展示(有实物的可以进行现场展示或演示)。
六、表彰奖励
1、大学生创业和团队组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企业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各组设优秀奖若干名。
2、对现场比赛中产生的一、二、三等奖项目,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
3、设优秀组织奖13名,其中县(市、区)科技局3名,高(职、技)校4名,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众创集聚区6名。
4、比赛结束后进行现场颁奖,获奖名单在市科技局等相关网站和媒体公布。
七、参加省和国家创业大赛相关工作
获奖项目推荐参加省和国家创业大赛,各县(市、区)科技局,各高(职、技)校要配合大赛组委会做好省和国家科技创业大赛的宣传和赛务工作。
八、宣传推广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持续做好赛事宣传工作,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和关注,提高科技创业社会认知度,营造科技创业氛围。
l、网络媒体宣传。在市科技局和中国新闻网盐城新闻设立大赛专栏,及时发布赛事安排、辅导培训、融资对接等活动信息,开辟创业辅导、政策解读特色栏目,并增强网站的交互功能。发挥微博、微信、QQ等平台的互动功能,与创业者进行实时交流。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宣传大赛。
2、传统媒体宣传。在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扬子晚报和盐城电视台开设科技创业大赛专题节目,比赛期间做好赛事活动报道,其他时间做好优秀创业者创业故事报道。
九、培训辅导
帮助参赛团队和企业顺利参与大赛,全面了解大赛规则,获得创投机构认可。对参赛团队和企业提供PPT模板和参赛手册指导;对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集中培训。
十、支持政策
对大赛的优秀团队、优秀企业和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以下政策支持:
1、科技创新券。对大赛获奖的创业团队、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奖后6个月内在我市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企业)和优秀企业给予支持。
2、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支持。鼓励天使投资机构或天使投资人,投资参赛的企业或团队,对于具体实施投资且符合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的天使投资机构或天使投资人,给予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的风险补偿支持。
3、盐城“
4、盐城科技6条政策支持。加大对优秀参赛初创期企业的奖励力度,持续引导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研发机构建设,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
5、各级相关科技计划支持。对大赛获奖的创业团队和企业,优先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优先在市级各类科技计划中立项支持。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团队优先给予各类地方科技计划支持。
6、科技贷款支持。全面开展创业贷、苏科贷、财科贷和全科贷等科技贷款业务,对优秀参赛团队和企业,将推荐给合作银行优先给予贷款授信支持。